对联和挽联有什么区别

对联和挽联的区别在于:1、对联和挽联是从属关系,对联是大概念,挽联是小概念,挽联是对联里的一个分类,好比蔬菜和茄子;2、在结构形式上,挽联完全符合对联的规范,只是要是悼念亡人的对联,才是挽联。3. 对联一般是用红纸写的,挽联通常是用白纸写的。简而言之,挽联是对联按内容分类时的一个小类。在这个分类下,还有寿联、喜联等。 用途不同导致内容也不同,形式也不一样。对联是有固定模式的,讲究平仄相对,对仗工整,还可以用于切磋、互对,它的重心在于“对”。挽联就没这么多讲究了,就是表达对死者官厅中华园的哀思就行了,没有格式,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词语 (⊙o⊙)哦 My God! 对联是平时开业,庆祝,过年的时候用的 挽联是人死了,大家悼念的时候用的 +_+ 对联常用红色的,特殊的有绿色的,紫色的(因为家里刚有人过世时,过年用的) 挽联常见的有黑色和白色的 还有就是用词不一样,因为表达的心情大不相同 挽联是对联的一种,是特指缅怀亡人的对联。。。挽联有对联该有的所有形式,因为它本身就是对联。。 挽联,是对联的一种。挽联的写法也要遵循对联的规则,否则,就不叫联了。之所以叫挽联,只是因为它是悼念逝者的对联。 对联是类别总称 挽联是其中之一得名称 用于缅怀

挽联 哀悼死者专用对联

挽父联大全:(按字母A-Z排序)   挽联:{ B }   ◎ 上联:百呼不醒严父梦   ◎ 下联:千载难忘养育恩   ◎ 上联:白马素车来吊鹤   ◎ 下联:只鸡斗酒奠先灵   挽联:{ C }   ◎ 上联:椿影己随云气散   ◎ 下联:鹤声犹带月光寒   ◎ 上联:春光有恨垂疏柳   ◎ 下联:晓霞含愁看早梅   ◎ 上联:常怀老父勤劳动   ◎ 下联:永记椿庭训谕言   ◎ 上联:愁思向谁宣空想胪欢承菽水   ◎ 下联:终古成永诀枉教涕泣进羹汤   ◎ 上联:常若音容在,一天雨雪凋椿树   ◎ 下联:永怀风木悲,满目云山惨棘人   挽联:{ D }   ◎ 上联:多感侍宾来祭奠   ◎ 下联:深悲严父去留难   ◎ 上联:德艺双馨文泉源自北师大   ◎ 下联:桃李不言师表享誉铁三中   ◎ 上联:多年教导,音容笑貌永铭心下   ◎ 下联:一朝诀离,言谈举止化作儿行   ◎ 上联:淡泊处世,犹显一腔正气两袖清风,常思美德哭慈父   ◎ 下联:悠然跨鹤,遥望满天繁星半轮新月,欲上瑶池会青梅   挽联:{ E }   ◎ 上联:儿孙跪榻苦哀唤难留严父因容貌   ◎ 下联:青山低垂掬厚土长叹饮泪纳英魂   挽联:{ F }   ◎ 上联:父逝悲从心头起   ◎ 下联:子存教诲记永年   ◎ 上联:风号鹤唳人何处   ◎ 下联:月落雁啼霜满天   ◎ 上联:父归乐土痛无依   ◎ 下联:致儿哭废蓼莪诗   ◎ 上联:父训常思苦口忠言催我奋   ◎ 下联:慈容难见持家教子有谁帮   挽联:{ H }   ◎ 上联:壶范咸钦一夕瑶池返驾   ◎ 下联:坤仪足式千秋彤管流芳   ◎ 上联:华月光寒,韵满庭前含孝意   ◎ 下联:愁云寂奠,旌飘户外痛哀情   挽联:{ J }   ◎ 上联:继承遗志   ◎ 下联:克颂先芬   ◎ 上联:家中痛毁安粱柱   ◎ 下联:室内难闻逆耳言   ◎ 上联:寂寞乾坤邀矣一公何所在   ◎ 下联:凄迷风雨哀哉两字不堪闻   ◎ 上联:俭朴一生,撒手永抛家室累   ◎ 下联:沉疴百日,归魂犹望子孙贤   挽联:{ K }   ◎ 上联:空向灵前求训教   ◎ 下联:何从膝下觅欢愉   ◎ 上联:哭哭哭哭不醒家严慈父   ◎ 下联:叫叫叫叫不应年迈长老   挽联:{ L }   ◎ 上联:流水夕阳千古恨   ◎ 下联:凄风苦雨百年愁   ◎ 上联:两行热泪悼慈父   ◎ 下联:满地秋霜伴灵台   ◎ 上联:泪洒冰天悲失怙   ◎ 下联:父归乐土痛无依   ◎ 上联:陇亩务耕耘,戴雨锄云留典范   ◎ 下联:儿孙宜奋勉,成家立业慰英灵   挽联:{ M }   ◎ 上联:门对东方常见日   ◎ 下联:云封屺岭不逢亲   ◎ 上联:满腹经纶,歌赋诗词留史册   ◎ 下联:虔心哲理,操行德性撼乡邻   挽联:{ N }   ◎ 上联:难忘手泽   ◎ 下联:永忆天伦   ◎ 上联:念遗言垂为家训   ◎ 下联:悲去日适隔春风   ◎ 上联:曩时哭母今伤父   ◎ 下联:前度撕肝此断肠   挽联:{ P }   ◎ 上联:品德才情人共仰   ◎ 下联:诗词歌赋日同辉   ◎ 上联:品正行端昭日月   ◎ 下联:德高望重誉乡村   挽联:{ Q }   ◎ 上联:戚友哀吟三迭曲   ◎ 下联:孩儿痛哭五更天   ◎ 上联:凄凉云树愁千里   ◎ 下联:惆怅春风恨隔年   ◎ 上联:泣父悲喧羊枣语   ◎ 下联:致儿哭废蓼莪诗   ◎ 上联: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   ◎ 下联:翠柏苍松堪慰逝后英灵   ◎ 上联:青山念悲声声泪声声呼严父   ◎ 下联:碧水长歌字字血字字哭英魂   ◎ 上联:情切一堂红泪相看都是血   ◎ 下联:哀生诸子斑谰忽变尽成麻   挽联:{ S }   ◎ 上联:伤心怕读陈情表   ◎ 下联:念父难闻蓼莪诗   ◎ 上联:生前教子成大器   ◎ 下联:死后望儿继良风   ◎ 上联:守孝不知红日落   ◎ 下联:思父常望白鹤飞   ◎ 上联:慎终不忘先父志   ◎ 下联:追远常存孝子心   ◎ 上联:深恩未报惭为子   ◎ 下联:隐憾难消愧做人   ◎ 上联:深恩未报愧为子   ◎ 下联:饮泣难消欲断肠   ◎ 上联:深恩未报惭为子   ◎ 下联:饮泣难消羞作人   ◎ 上联:思亲腊尽情无尽   ◎ 下联:望父春归人未归   ◎ 上联:三月雨催椿树萎   ◎ 下联:五更风促蓼鹃啼   ◎ 上联:树人有道,李桃吐艳   ◎ 下联:教子成龙,兰桂腾芳   ◎ 上联:时经数十载,树栋培梁,李桃遍大江南北   ◎ 下联:书著四篇章,吟诗赋对,风雅垂恒古夏秋   挽联:{ T }   ◎ 上联:痛心我哭亲长逝   ◎ 下联:棘耳童呼岁又更   ◎ 上联:痛失慈父伤旧岁   ◎ 下联:苦振家声复新春   ◎ 上联:痛失严椿千古恨   ◎ 下联:悲兴嫩桂百年愁   ◎ 上联:痛矣今朝当大事   ◎ 下联:伤哉何日报深恩   ◎ 上联:天妒我父满腹才情名待扬如今悲随鹤西去   ◎ 下联:地悯人子三槐俊秀业更兴继往痛追鹏东来   ◎ 上联:痛吾父幼小困穷厄,备尝炎凉,劬劳七十又六龄,到老来只剩一身孤苦,易箦呼儿难瞑目;   ◎ 下联:感不孝早岁事戎机,历尽艰危,转战二万五千里,看今日挥戈大江南北,誓歼倭寇奠先灵。   挽联:{ W }   ◎ 上联:文采风流传后世   ◎ 下联:品行端正盖前人   ◎ 上联:无路庭前重见父   ◎ 下联:有时梦里听呼儿   ◎ 上联:威望著四域,英名永在传乡里   ◎ 下联:业绩照千秋,光热常存暖后人   挽联:{ X }   ◎ 上联:修身养性鹤龟寿   ◎ 下联:树栋培梁桃李情   ◎ 上联:雄风赫赫千秋颂   ◎ 下联:伟绩昭昭万代传   ◎ 上联:心因父逝心如碎   ◎ 下联:母见儿悲母更哀   ◎ 上联:心轩父逝心流血   ◎ 下联:月见吾悲月失辉   ◎ 上联:心因父逝心滴血   ◎ 下联:月窥吾悲月无光   ◎ 上联:想父音容空有泪   ◎ 下联:欲闻教训杳无声   ◎ 上联:习善为人,品德清高名梓里   ◎ 下联:从严治学,诗文典雅誉寰中   挽联:{ Y }   ◎ 上联:严父跨鹤随春逝   ◎ 下联:孤子摧肝动地哀   ◎ 上联:云岭巫山人不见   ◎ 下联:月明仙岭鹤归来   ◎ 上联:音容未远悲畴昔   ◎ 下联:杖履空存忆老成   ◎ 上联:育李桃芳流百世   ◎ 下联:滋兰蕙德载千秋   ◎ 上联:育李桃芳流百世   ◎ 下联:滋兰蕙德载千秋   ◎ 上联:一生务农勤稼穑   ◎ 下联:全心爱国勉儿孙   ◎ 上联:一天雨雪凋椿树   ◎ 下联:满屋号啕哭父亲   ◎ 上联:倚门人去三更月   ◎ 下联:泣杖儿悲五夜寒   ◎ 上联:严父忽归忍将全家丢开手   ◎ 下联:慈母若问就说孤子已成人   ◎ 上联:音容莫睹,伤心难禁千行泪   ◎ 下联:亲恩未报,哀痛不觉九迥肠   ◎ 上联:于精神富有,言志抒怀,两册诗文扬国粹   ◎ 下联:关物质贫穷,释疑解惑,全心教育铸师魂   挽联:{ Z }   ◎ 上联:在世爱人勤劳动   ◎ 下联:临终嘱儿要节俭   ◎ 上联:只见三秋多苦雨   ◎ 下联:谁知九月别严亲   ◎ 上联:珠泪滚滚哭家严   ◎ 下联:奠酒滴滴祭英灵   ◎ 上联:终生修德,德载千秋兰桂艳   ◎ 下联:半辈育人,人存百世李桃芬

敬挽,泣挽,拜挽有什么区别

1、敬挽、泣挽、拜挽是在挽带下联书写时用的词语,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情感,对于不同辈分用法不同。 2、如果是逝者的儿子或女儿等亲近人,应在姓名之前写上“子”或“女”,姓名之后应用“跪挽”、“泣挽”或“哀挽”;亲人中的晚辈应用“叩挽”或“拜挽”;平辈、同事和朋友用“敬挽”。 3、如果是长辈为晚辈献的,应写“痛挽”;“挽”是挽留的意思,引申为思念、悼念的意思。无论是哪一种,都表示世人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留恋之情。 4、而“跪”、“泣”、“哀”仅一字不同,儿女们对父母那种哀痛怀念之情,和对父母养育大恩未报的愧疚之心,便跃然纸上;一个“敬”字,又把亲朋老友和邻里故人,对逝者的钦佩尊敬之情,体现得一目了然,与“永垂不朽”和“名垂青史”有异曲同工之妙。 挽带上这些字表达了活着的人与逝者的关系 从古到今,我国人民都以死者为大,丧礼中的习俗,虽然会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最终目的都是让逝者走得放心,入土为安。挽带上这些字表达了活着的人与逝者的关系,尽显了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老祖宗的智慧和文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小小挽带,别有洞天。 区别如下: 1、敬挽、泣挽、拜挽是在挽带下联书写时用的词语,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情感,对于不同辈分用法不同。 2、如果是逝者的儿子或女儿等亲近人,应在姓名之前写上“子”或“女”,姓名之后应用“跪挽”、“泣挽”或“哀挽”;亲人中的晚辈应用“叩挽”或“拜挽”;平辈、同事和朋友用“敬挽”。 3、如果是长辈为晚辈献的,应写“痛挽”;“挽”是挽留的意思,引申为思念、悼念的意思。无论是哪一种,都表示世人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留恋之情。 书写方法 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 也有的地方是直接用老式的订被套的,被套心的那块布做挽联。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对后人的影响等。 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 一般情况下,亲人用“泣挽,亲人中的晚辈用“拜挽”,平辈或者晚辈,比如同事、朋友等用“敬挽”。 挽联也由上半联和下半联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晚带的写法和形式有一定的程式,书写时要慎重选择晚语的用词,尤其是上联,对死者颂词称呼不能搞错,因人用词,恰如其分。 上半联、下半联的写法因用词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常用的上半联:男用“千古”,女用“仙逝”“千秋”,烈士用“永垂不朽”,男女通用“逝世”,“仙游”。 泣挽--------------表示哀伤 一般情况下,亲人用“泣挽,亲人中的晚辈用“拜挽”,平辈或者晚辈,比如同事、朋友等用“敬挽”。

请问哀联怎么写

标签: 文化1 陇上犹留劳迹 堂前共仰遗容 2 一生俭朴留典范 半世勤芝传嘉风 3 勤俭度日遵遗训 努力工作报余恩 4 事业已归前辈录 典型留与后人看 5 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6 著作等身身不老 子孙维业业长存 7 等闲暂别犹惊梦 此后何缘再晤言 8 桃花流水杳然去 明月春风何处游 9 风凄暝色愁杨柳 月吊宵声哭杜鹃 10 三径寒松含露泣 半窗残竹带风号 11 白马素车愁入梦 青天碧海怅招魂 12 明月不长圆,过了中秋终是缺 高风安可仰,如何一别再难逢 13 为国捐躯 成仁取义 14 杀敌在前方 英名留后世 15 魂魄托日月 肝胆映河山 16 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17 舍已为人当仁不让 赴汤蹈火见义勇为 18 继承先烈革命传统 发扬前辈爱国精神 19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 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 20 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 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 21 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 誉满山河英雄遗志展宏图 22 天不遗一老 人已是千秋 23 三更月冷鹃犹泣 万里云空鹤自飞 24 椿形已随云气散 鹤声犹带月光寒 25 扶桑此日骑鲸去 华表何年化鹤来 26 月阶夜静蛩声切 竹院秋音鹤梦凉 27 龙隐海天云万里 鹤归华表月三更 28 大雅云亡梁木坏 老成凋谢泰山颓 29 骑鲸去后行云黯 化鹤归来霁月寒 30 平生风义兼师友 来世因缘结弟兄 31 千里吊君惟有泪 十年知已不因文 32 明月清风怀入梦 残山余水读遗诗 33 人间未遂青去志 天上先成白玉楼 34 未官厅中华永久陵园弭前思顿成永别 追寻笑绪皆为悲端 35 海阔天空忽悲西去 乌啼月落犹望现归 36 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 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37 烟雨凄寞,万里名花凝血泪 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声 38 沧海慨横流,跨鹤空山归上界 少微惊隐曜,啼鹃清夜哭先生 40 樽酒昔言欢,烛剪西窗犹忆风姿磊落 人琴今已杳,梅残东阁只余月影横斜 41 齿德产推尊,月旦有评,慈惠常留众口颂 斗山今安仰,风流长往,典型堪作后人师 42 女星沈宝婺 仙驾返瑶池 43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44 蝶化竟成辞世梦 鹤鸣犹作步虚声 45 绮阁当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不留芳 46 画堂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47 慈竹霜寒丹凤集 桐花香萎白云悬 48 壼范垂型贤推巾帼 婺星匿彩驾返蓬莱 49 白去居空悠然而尽 黄叶满地凄其以悲 50 绮阁风寒伤心鹤唳 兰阶月冷泣血萱花 51 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 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52 一夜秋风狂摧祖竹 三更凉露泪洒孙兰 53 寂寞乾坤,邈笑一公何所在 凄迷风雨,哀哉两字弗堪闻 54 慈竹风摧,鹤唳一时悲属纩 西山日落,鸠扶只影恨含饴 55 厚谊附饴含,从前雅嗜枣梨,辱赐宠言蒙眷爱 深恩承岳戴,此后傥闻丝竹,缅怀往事益欷歔 56 倚门人去三更月 泣杖儿悲五夜寒 57 情切一堂,红泪相看都是血 哀生诸子,斑襕忽变尽成麻 58 严亲早逝恩未报 慈母别世恨终天 59 终天唯有思亲泪 寸草痛无益母灵 60 半子无依何所赖 东床有泪几时干 61 碧水青山谁作主 落花啼鸟总伤情 66 横批:福寿全归 ---------- 挽联 67 横批:典型宛在 ---------- 挽联 68 横批:勤劳一生 ---------- 挽联 69 横批:俭朴家风 ---------- 挽联 70 横批:教子有方 ---------- 挽联 71 横批:忠厚待人 ---------- 挽联 72 横批:德及梓里 ---------- 挽联 73 横批:名留后世 ---------- 挽联 74 横批:永垂不朽 ---------- 挽联 75 横批:千古流芳 ---------- 挽联 76 横批:间容宛在 ---------- 挽联 77 横批:松柏长青 ---------- 挽联 78 横批:驾返蓬莱 ---------- 挽联 79 横批:骑鲸西归 ---------- 挽联 80 横批:哲人其萎 ---------- 挽联 81 横批:鹤归华表 ---------- 挽联 82 横批:宝婺星沉 ---------- 挽联 83 横批:凤落长空 ---------- 挽联 84 横批:驾返瑶池 ---------- 挽联 85 横批:淑德可风 ---------- 挽联 86 横批:母仪千古 ---------- 挽联 87 横批:女史流芳 ---------- 挽联 88 横批:巾帼英雄 ---------- 挽联